

林彪祖墳風水
林彪,出生于湖北省黃岡市中部團鳳縣回龍鎮林家大灣。林家大灣坐落在白羊山下,白羊山海拔 300 余米,端正秀麗,氣勢非凡。
林家大灣少祖白羊山,為正幹龍剝換脫卸的嫩枝脈,遠脈起祖於巍巍昆侖之中脈,千里奔騰東來, 自秦嶺東南部山脈抽出一脈, 至鄂皖交界處,複起星峰,為雄峻險撥大別山脈。大別山呈西北東南走向,腰中出脈一枝,南行經麻城木子店、熊家鋪、張家畈、鹽田河至團風縣北部起星為大崎山,鳳閣沖霄,龍樓耀輝,海撥 1040.8 米,為大別山南麓主脈。
據《黃州府志》記載:大崎山“遠自麻城龜峰,蜿蜒盤狀,至此突然高舉,山勢絕崖,甲於一郡”,素有鄂東“泰山”之稱。白羊氣勢磅礴,高大雄偉,巨門禦屏,聳入天際,左右開 帳,各前去幾十里,環繞羅城。 右路輔弼行龍,經神仙堖,過關山堖,約九十度出脈頓疊、過峽束氣起星, 頂于鳳凰山,餘脈竄至團魚堖,成林家大灣右護。左邊生出一夾耳山,大帳三四十里,成環護城廓。
隨龍水分左右兩路,左路巴水,右路舉水,分別經浠水下巴河與團風王家坊一帶匯入長江。大崎山再經馬曹廟頓跌逶迤至回龍鎮起白羊山巨門禦屏星峰,端莊尊貴,高大挺拔,遒勁有力,氣勢非凡。林家大灣於此而棲。這裏不僅出了林彪,大別山下還孕育了大批文人秀士、知名學者、革命家及國家領導人。如民主戰士聞一多,“地質之星”李四光,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董必武、陳潭秋,以及國家主席李先念。誕生了韓先楚、秦基偉、陳錫聯等 223 名人民軍隊將領。
白羊祖山南坡抽一枝脈,過峽起巨門星臥牛山,作為林家大灣青龍衛護,其形酷如一眠臥牛體,當地人稱為“臥牛山”,形態逼真,唯妙唯肖。牛頭前伸竄過明堂,作為林家大灣的前案,同時與右護團魚堖成犬牙交互,將水口緊鎖于丁未方。堂局之水屈曲從前方經過三四折,欲去還留,“悠揚眷戀不忍別”,顧盼有情,與眾水匯入十幾里外之大湖。水口間交錯關鎖緊閉,由臥牛山頭角分出泥蛇如文曲與鳳凰山竄出鬼尾,成龍虎鎖水口之象。關鎖重重。經云:“重重關鎖回頭顧,戶內真藏宰相榮”。
前方十幾里,有本枝來龍奔騰至回龍鎮的山峰作遠朝。當地人稱此山為 “座山”。座山金水形體,蜿蜒屈曲,生動活潑,青蔥翠綠,與周圍迴旋之龍脈,構成一個方圓幾十平方公里的開陽堂局,這裏就是回龍鎮,為林家大灣的外明堂。
↑白羊山
關於回龍鎮,當地亦有一個傳奇故事:傳說古時有十幾條龍,從這裏飛出去,後來因思念家鄉又飛回來盤旋於此,回龍鎮因此得名。林家大灣位於秀山環抱的小盆地,陽氣生騰,生氣凝聚其中。整個風水格局呈癸丁向,丙午臥牛山,辰巽方白羊山 。
白羊山,甲卯方神仙堖,艮方關山堖,戌乾方鳳凰山,庚酉方團魚堖。水口丁未方。祖山禦屏挺拔端莊,群山環護拱揖,左趨右繞,四山回環,如大將坐軍中,群 卒聽令,帳幕重重衛護,龍虎鎮鎖水口,四神八將羅列,八方城門鎖真氣。“前障後屏,人臣宰輔”,外堂寬廣,可容萬馬,精神百倍,前呼後應,氣象萬千。
林氏家族原是商朝比干後裔。比干之子-堅,被周武王賜為林姓,便是林姓的始祖。黃岡林氏起源于福建,唐宋之際,林祖遷至安徽,後由安徽遷至湖北麻城。宋末,林家“千一公”從麻城遷至黃岡賈廟九龍山,林氏逐漸繁衍,成為當地旺族,九龍山也改名林家山,訖今已有 600 多年。林家奉 “千一公”為黃岡林姓始祖。“千一公”後分出 “煥、敬、興”三支,“煥”系為林彪本源先祖。林家大灣的林氏為黃岡賈廟的分支,在白羊山下生根,訖今也不過十幾代。
林彪家族當從其曾祖父林大靜說起,林大靜在兄弟排行老四,生有五個兒子,林彪的祖父林時郎排行亦是老四,祖父林時郎又生育五子,林彪的父親林明卿,生於 1877 年,亦是老四,從林彪曾祖父起,連續三代老四。林彪父親林明卿與陳氏共生育六個子女,林彪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三。
註:
林育南:林彪堂兄,早期工人運動領袖,參加過“二七大罷工、“五卅運動”,曾任中共“五大”中央候補委員、“全總”秘書長、中共河南省委書記, 1931 年被國民黨反動派秘密殺害於上海龍華。
林育英:林彪堂兄,早期革命者,擔任過中共漢口市委書記、滿洲臨時省委書記,共產國際中國特委、八路軍一二九師政委,一九四二年病逝于延安。
林家大灣
林彪舊居,為林彪出生地,坐北朝南,大門在東南位,朝東。回頭顧盼白羊祖山。長五間,分前後三進,上中下三堂,有三個天井,三堂左右各有兩間正房,一間茶房,林彪家住在中堂左側三間,約占六分之一範圍。
林家大灣的正前方是一個寬大的壩子,沿壩子的兩側是兩條鄉村土路直通村子中央,路的兩旁柏樹翠綠,壩子後面是一截兩米高的堡坎,堡坎頂上滿是高大挺拔的柏樹,年齡相當久遠。堡坎之上便是村子的正中央-一個巨大的“心”形池塘,池塘的左右及後方便是林家大灣的村民房子,林彪家的祖屋 像一個沉穩睿智的長者端坐在 “心”形池塘的中間後方,地勢在最高處。站在屋前遠眺,極目千里,這在鄂東南多山阻隔的山區極為罕見。屋後1000多米開闊地勢, 逐步提升巍巍聳立的“關山”,山上鬱鬱蔥蔥的松柏高聳入雲,常年流下的山泉, 源源不斷地流入“心”形池塘,塘中碧波蕩漾。據說林彪出生時此“關山”霞光萬丈。環顧“關山”左右兩側,則是徐緩下降的小山,一如天宮的仙子,靜靜地依傍在她的兩旁。整座“關山”及其周圍猶如一張巨型的“太師椅”, 林家祖屋則在它的中央。
林家大灣,地處黃岡團風回龍山鎮,當地人世代相傳,回龍山原名棗兒刺嶺,有九條觸犯天條的小龍被東海龍王囚禁在此嶺巨石下。龍王有言:只有嶺上鐵樹開花,九龍才能返 回東海。終於嶺上鐵樹開花,九龍返回東海。但其中一小龍思念棗兒刺嶺的峻秀雄偉,毅然返回定居,此後,棗刺兒嶺便被稱為回龍山。回龍山上常有祥雲瑞氣雲霧盤繞,仙氣十足。回龍鎮因而得名。
離回龍鎮約六七里,聳出一座形神俱似一頭山羊的山嶺。山嶺海拔約300米,山勢不險不陡卻氣勢不凡,滿山草木、竹樹、繁花。相傳這座山是一頭雪白的神羊坐化而成,命名白羊山。白羊山南麓,山勢三面環 繞著兩座小山村。這就是林家大灣和染鋪灣。
有著美麗傳說的秀麗山村,從此處走出中國革命傑出的林氏三兄弟--林育南、林育英(張浩)、林育蓉(林彪),三兄弟是堂弟兄,林家大灣的人傳說:林家祖墳葬在鳳凰口,要發財。林家祖屋座落在官山惱,代代不脫官。林家新屋座落在神仙惱,神仙惱連著白羊山,白羊山上有白虎星,白虎趕白羊,猛虎下山梁,才會出一個林彪。”原址上建起 房宅。房後是一片 青蔥竹林,竹木靈秀更與風水地靈之氣相得益彰。
林彪故居有出生的房間和陳列林彪家人生活起居的用具用品,林彪的曾祖父、祖父、父親等家族人員的畫像、珍貴史料 ,擺放舊式寢具,以及林彪戎馬一生,與毛澤東等党和國家領導人活動的合影照片。
據說,林彪出生時,他的母親夢見在自家堂屋拜神,突見一隻威猛白虎,飛臨面前,溫和地俯下便不見了,約三、四更天時,便被山后老虎叫聲驚醒,後肚痛不適,接連兩天晚上,後山老虎叫個不停,其母肚痛加劇,在第三日下午生下了林彪,因夢虎生子,故取乳名“老虎”,又取名“陽春”、“育蓉”。
舊居宅前明堂開闊,前有半個足球場大的水塘。左有臥牛山作為青龍,右有鳳凰山,團魚堖環護,前方臥牛山過明堂作前案。玄武後關山堖腰部抽出一枝嫩脈,逶迤跌落一小平臺,平臺下竹林茂盛,?谟持直胄r經常玩捉迷藏的“迷藏洞”。林彪舊居坐落在其來脈下,民間流傳其為“野鹿含花”之局。
林彪曾祖父林大靜的舅弟黃道靜是位風水先生,據說此基址是其所選,黃說關山腳下是塊“盤龍臥虎”之地,此地發人又發官。而白羊山,傳說為白羊化作山峰,後世取名白羊山。星體為巨門。
房子修建後,果真很多人發了財。大靜共有五個兒子,四兒子林時朗,即為林彪祖父。大靜八十大壽時,江西督軍方本仁,湖北督軍肖耀南,黃岡大地主劉維貞各送了一塊金匾來祝壽。大靜於八十九歲逝世。大靜棺木入土後,林家辦了一百二十桌酒席,做了一個多星期的齋飯。可見林彪舊居陽基,地脈靈秀,丁財兩旺。
撼龍九星正體以尖圓方為三吉,尊星尖如筍峰者為貪狼,圓如鍾釜者為巨門,方如屏笏者為武曲。
《樂山篇》中論巨門:“巨門形如頓笏幾屏,左右無足,其行龍多帶武曲、輔弼。……端方尊重,無欹斜之形,作間星為禦屏御座”。
《雪心賦》云:“御座禦屏入內台而掌翰庭,“尊星自有尊星體,方正為屏將相位”。
↑↓林彪曾祖父林大静之佳城
林彪曾祖父林大靜之佳城
中華民族歷來講究孝道,人亡“入土為安”,將墳瑩風水與命運連在一起,林家宗族對此更是深信不疑。據說林彪曾祖父林大靜去世後,林家托精通風水的祖舅公黃道靜堪尋墳地。黃大靜在鳳凰山上看到一處鳳凰朝陽的風水寶地,定下穴位。據傳,在下葬時,挖出一塊青石板,橇開石板,冒出一股青煙直沖天空,隨即飛出一隻黃鳥。
林彪曾祖父的墳墓, 為民國 46 年在原基上重修,碑向坐乾.向巽,水口丙午,以三合論文庫沐浴位,為合法度。巽方白羊山,尊星開屏,略帶歪邪倚側,與林彪後來的桀逆反叛有關,乙方神仙堖,甲卯方關山堖。右前方近穴處丙午方低陷,近前方兩棵繁茂古柏樹及蔥蔥喬木遮擋視線。鳳凰山右側餘脈為團魚堖,環抱有情,與前方臥牛山頭關鎖水口。癸 丑雙龍入首,夾煞不清。起星峰,星峰後鬼尾為鳳冠,整個星體如鳳凰展翅,形象逼真,性情如此,活靈活現。故喝形為鳳凰無疑。自星頂垂脈,穴位位於鳳凰嘴部。穴法為閃結。前之臥牛山巨門土星,為“丹鳳啣書,紫詔頒于帝闕”。
《山法全書》中云:“有來龍直硬,不堪立穴,則閃在左右。水倒右則穴亦右,水倒左則穴亦左,當以閃法作之。挨星體結一虛壙,然後於無脈處立穴,則可出威權之官”。
在林彪曾祖父墓左側前方三四米處,為林彪堂兄林育南之父林新鑄夫妻雙墓及林育南前夫人汪氏之墓,為後來之遷葬,坐乾亥雙山向。其墓正值垂脈中部頂煞,孤陰不化,宋《入地眼》 云:“點穴要高不鬥煞,閃不離脈,低不犯冷”。
林彪曾祖父墓合乎風水學理,但現在所見叫人難以理解:
1966 年,部隊開山修公路,在白羊山建雷達站。
1967 年,鳳凰山過峽處,修公路去八門灣水庫,而開山炸石。
1969 年,星頂林彪曾祖父墓後七米左右地方,被開溝達三米多深,據說當時興修水利,用水泵從山下抽水引至關山下及鳳凰山後的農田灌溉。
1971 年 9 月 13 日,林彪飛機失事墜毀于蒙古溫都爾汗草原,是與風水有聯呢?抑或是天意巧合乎?
如今白羊祖山,當地還在開山炸石,林家大灣的風水環境已被破壞殆盡。
↑ 林彪祖父林時朗、祖母之墓
林彪祖父林時朗之墓,位於對面臥牛山上,民國十五年葬,丙山壬向,水口乾方,甲方白羊山,子方團魚堖為近案,艮丑方神仙堖,遠朝漲天水星壬子方,臥牛尾部作為右砂,關山堖、神仙堖右作護廓。可惜均是走竄之形,穴作牛胸肋部。面生橫浪、折摺,塊硬粗頑不化。左旁側緊臨為林彪祖母氏之墓,民國十八年葬。亦坐壬丙。廖金精 云:“斬指摺痕項下拖”即是。又明劉伯溫《披肝露膽》:“破碎棱層為劫煞”。唐氏《雪心賦》:“腦生數摺如羊肋,犯法徒刑”。以我們所堪察,此地不僅無穴,而且帶煞。
據說林彪祖父林時郎死後,欲葬在鳳凰山,與其父林大靜合墓,可下葬破土時,只見一股青煙直往外沖,這時風水先生馬上阻止,再往下,恐破壞了龍脈地氣。不得已,林家人將林時郎葬在對面臥牛山上,即現在位置。葬後,據林彪堂侄林從章說,出了不少大事及損青壯丁。其中就有林育南,一九三一年二月七日因叛徒告密,上海龍華英勇就義,英年早逝。
在臥牛山腹部,座落著新建的林氏宗祠。宗祠坐已山亥向兼丙壬,對面為鳳凰山。右水倒左水出戌方,辛戌方開有一口池塘,門樓來路于子方。白羊山位於艮方。宗祠為前後兩進,中設天井。偌大的“千一公”畫像位於當廳,“九牧流芳”之牌匾高懸於後堂。一進左房為林帥家族專設,供遊人觀覽。可惜的是兩開間房之屋架橫樑,恰好正壓在林彪畫像頭頂上。宗祠後山有開山炸石所留下之山坑,山谷凹坑煞直沖宗祠背後。 據住在臥牛山下的一戶林姓人家所說,偶時半夜可看到一對男女小童出入此山坑,而且還聽到哭聲。此對童男童女,是否是守護臥牛山之牧童,不得而知。看來,這又給林家大灣臥牛山增加了一層神秘色彩。
林氏宗祠:九牧流芳
“林家祖上對取名是極慎重、極考究的,林家子弟的名字從字劃到喻意都是經過再三推算,取其吉利,絕不能輕易改動,否則就會有血光之災,林彪亂改了名字,所以他死得早也死得慘。”“從林彪的女婿和媳婦的名字來看,對林家也是絕對不利的,一個叫張清林,一個叫張寧,兩個都姓‘張’,帶有"弓箭", 彪雖勇猛, 最怕弓箭, 又兩個都有‘林(寧)’,這‘張’不就是‘葬’嗎?‘張林(寧)’不就是‘葬林’嗎?自從這兩個人走進林家,林家的命數也就到頭了。
林彪, 1907年12月5日出生於湖北省黃岡縣一戶地主家庭。少年時期沉穩內向,善動腦筋。隨著“五四”運動的發生和各種進步思潮的興起,林彪逐步接受了新的思想。他於1923年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,當時只有十六歲。
十八歲時南下廣州,入黃埔軍校學習軍事第四期,在這裏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理論,並加入中國共產黨。
北伐戰爭開始後,林彪奉命參戰,打到武漢後,他被派到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五師七十三團任排長。
1927年8月大革命失敗後,在血雨腥風的惡劣環境中,林彪選擇了革命道路,他隨本部?⒓幽喜鹆x。起義軍在廣東潮汕地區失敗,隨朱德、陳毅轉戰閩粵贛湘邊界。
1928年1月參加湘南起義。同年4月隨部隊上井岡山,先後任紅軍第四軍二十八團營長、團長,鞏固和發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。
1929年1月隨軍挺進贛南、閩西,3月任紅四4軍第一縱隊司令員。
1930年6月?渭t四軍軍長。
1932年3月任紅一軍團總指揮(後稱軍團長),率部參加了長沙、贛州、漳州、南雄水口、樂安宜黃等重要戰役和中央蘇區歷次反"圍剿",多次指揮所部擔任主攻任務。1934年10月率紅一軍團開始長征,參加突破國民黨軍四道封鎖線和強渡烏江等作戰。1935年1月參加了遵義會議,會後指揮所部參加四渡赤水、巧渡金沙江、強渡大渡河、奪占瀘定橋等作戰。同年9月任陝甘支隊副司令員兼第一縱隊司令員,到達陝北後率部參加了直羅鎮戰役和東征戰役。
1936年6月任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(後改稱抗日軍政大學)校長,後兼政治委員。抗戰爆發後任八路軍第115師師長,率部挺進華北前線,同聶榮臻指揮了平型關戰鬥。
1938年冬赴蘇聯就醫。
1942年2月回國。抗戰勝利後,先後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總司令、東北野戰軍司令員等職,與羅榮桓等指揮了四平、新開嶺、三下江南四保臨江和遼沈戰役等重要戰役,解放全東北。
1948年底率部入關,與羅榮桓、聶榮臻一起指揮平津戰役。
1949年3月起任第四野戰軍司令員等職,先後指揮了湘贛、衡寶、廣東、廣西等戰役。
新中國成立後,先後任中南軍政委員會主席、中南軍區兼第四野戰軍司令員、國防委員會副主席、國防部部長、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。
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。…………